要不要再出书这回事……

2012年推出《今晚最Night听》后每年都在反复思量。自己不是一个写书人。文笔不好。只是有些话要讲。用虚构的故事将它们包装一下,这些话比较多人愿意听。卖书不赚钱。出版一本书的运作一点都不是简单的事情。常觉得帮我出版的人很辛苦。自己出版虽然较心安理得,却只能量力而为。去年和魔豆合作得很愉快,开拓了少年读物路线。终于有一种应该可以继续出版的心态,却开始进入一种对自我文字要求的状态。之前的创作都仅考量以广播作为媒介的用词。直接简单听得懂才是重点。从不考虑集结为书的条件。现在每写一段文字,脑海里的画面不再是在直播室里用什么语气说,而是读者怎么读。

我会继续创作。但不以出版为目标。依旧回归广播。若真有机会读到我的书,请将之读出来。那会比较make sense。文字是否优美,请允许我放下。写书不是我的本意。:)

Advertisement

5000?傻眼。

这数字对这一家出版社来说是小CASE。当他们对我说首刷是5000本,我唯一的反应是:“要怎么卖?”他们说:“慢慢卖。”虽然推出后看来反应不错,但我一直不敢问数字。我只想要如何在这5000本书变黄前销掉。跑学校大学跑得有点凶,但也跑出平常心。一个50人的场能卖出10本其实合格了。更甚的,是每次说完大家走出会场时所散发的能量,那比销量数字更动人。

周末应出版社的邀请办了个签书会。来的人不多。意料之中。总编突然像想起什么的说要付我第二期版税了。我瞪大眼睛问:“首刷5000卖完了?”她拍拍我肩膀说:“卖完了。第二刷了。” 好像没什么BIG DEAL。

Well, very big deal!这是我销量最好的书了。谢谢魔豆。行销真的很重要。诚意真的很关键。

一面墙的空位

Screen Shot 2014-05-10 at 2.30.08 PM

对于出书这回事,我在还没有正式进行的时候就有所保留。在印刷界出版界十几年,对于这一行的每一个小细节若说不上了如指掌,套陈峰大哥的一句话:十年一个专,我这半桶水也算得上是一个小砖块吧?从成本到发行,我清楚知道最终会是吃力不讨好的。即使许多听众一再要求我将原创故事收编成书,我始终有所保留。

只是,2012年的7月,出书成了我为了保护一份我热爱的工作而必须做的事情。是的。那是在我认为我竭尽所能的范围里能够做得好的唯一一件事。于是我主动整理文字,将内容概念排版与整体形式都策划好,然后主动积极的找出版商洽谈。是的,是我自己一个人去打电话敲门找人家的。不是有人找我出书。也没有经纪人没有保姆没有助理去帮我拉线。幸运的是我的时机恰巧和其中一家出版社策略谋和,于是就做了。

读者与听众的积极反应很令人欣慰。但是我在那之后并未马上规划出第二本。是在大家频频询问,出版社不断的游说下,我才转了念。只是心里也很清楚知道,一个非专业作者第一次出书也许能凭新鲜感引起注目,第二次就很容易成了大家眼中的例常公事,要超越首本的效果相当困难。

可想而知我对于第三次出书效果的期望有多么低。但此时此刻会出的原因…. 不。不因为之前的‘成绩’好,如何定夺成绩好坏还真的相当匪夷所思;若以销量定夺…. 不。不因为销量佳,出版社给我的销量报表令我冒汗惭愧决定再也不要害别人,我推算人家仓库里应该还有足以喂食蛀书虫10年的量。不。也不因为例常公事,广播员凭什么把出书视为事业?自资出书这回事也绝对不能成为我的例常公事。

我狠下心决定再出,是因为某一个看了书而有多一份毅力勇敢面对生活的眼神。某一对听了故事想将领悟与力量收藏的耳朵。还有也许最关键的推动,是衷心为我奋斗了5年的这家电台给力。

我笨。从第一本随CD附送的Night听笔记本,到Night听Show,聆听会到这一本书等等等等等,都是我相当一厢情愿用自己的方式衡量当时候对电台对节目最有利的策略与方式狠下心付出的。我的确笨。但我绝对不会笨到让这一些都变成只是为策略而运作的动作。对我来说,更重要的是内容。

我将这些都视为机会,传达想法、感悟、力量的机会。所以即使在策略上不成功,我依旧会满足于仅仅一个因为我的书、我的讲座、我的讯息而得到力量的人。一个,我就无悔了。我既然已经做了,为了有这一个人的存在,我绝对不能马虎。

我不懂会不会有下一次。我很害怕看到一堆筑成一面高墙的书在我家客厅里提醒着自己的笨。但这一次无论我会不会血本无归,我竟然决定了,就不想了。

在进行书本最后校对与编辑时忽然感触而写。在送印之前…我还是随时有回头的机会。也许更实际的是整理一下客厅,准备一面新墙的空位。

管启源写的序。

都几岁了,还相信这种?呵呵。说得真好。

其实和管启源的关系很奇妙。虽然是同辈的同乡却从来没有在老家有过牵连。虽然我也偶尔涉入音乐界却也没有跟他有过任何正式的合作。我是看他的词、部落格认识他的。他是怎么认识我的,我整理出一个头绪后知道是因为《留意聆听》论坛。然后就好像很熟络一样。其实我们见面的次数很少很少。这和我其实是个宅男不无关系。

《今晚最Night听》会找他写序,除了因为他是高知名度的不懂如何归纳的多方位才子之外,也因为那一通电话、和那一封他在我的广播空窗期发给我的电邮。他知道我对广播和对音乐的热忱。他想做一些什么。虽然他也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就是想做一些什么;好让我能够再做广播。那电邮内容我也不记得了。但是,那是一种能量。他给我的能量。也许他只是一时感触,但是因为他对我相信,让我继续相信着。

那是他当时为我煮的一碗番茄萝卜瘦肉汤。

都几岁了,还相信这种?呵呵,你是我相信这种的其中一个关键。谢谢你。

一个出席者的记录。

《今晚最night听》

从电台广播的声音,到书面上的文字;从他的口中,穿越空气,传入听众的耳里;从书本中的字字句句,化作一股力量,注入读者的灵魂;从一个人的故事,转换成一种思想,迈入night听族的思绪;从故事中的感悟,幻化为感动,温暖着听众、读者。就在《今晚最night听》的节目中,收听988电台DJ彪民的声音。这是night听族入睡前的习惯。


“一天的结束就是另一天的开始,988,今晚最night听”。逢星期一至四,晚间10点至凌晨1点,电台就会准时播出一段宛如幽灵般的声音。这个时候,有的打开手机电台,有的打开网络电台,有的扭开车上或桌上喳喳响的收音机……night听族就在不同的角落安静地、细细地聆听。

认识这个节目的过程有点模糊,像是通过面子书,又像是通过朋友不断在面子书上分享节目内容,又好像是彪民在面子书上不断的宣传……嗯,反正,正确来讲是面子书就对了。然后不知何年何月何日何时何分何秒,我就这样成了“兼职”night听族。

所谓“兼职”,即指“偶尔听听”。虽然是偶尔,但每次听了,心里都会觉得很温暖,感觉上像是灵魂有了个寄托。看了书本,内心更是感动得稀里哗啦的。这句话是假的,哈哈。感动是有啦,倒没有稀里哗啦。

我喜欢故事。但耳朵不太灵光,有时会听不清楚别人说的话,所以我喜欢文字。因为可以慢慢看,看得有些模糊,还可以再重看。正好,《今晚最night听》里面满是叙说故事的文字,正合我心意。这就像是一杯咖啡,由舌尖的苦涩滑入喉间,慢慢由甘苦化为香甜。如此的细细品尝,才能饮出其味。握着手中的《今晚最night听》,心想:第二本什么时候再出版?

星期六,在双峰塔书局的签书会里,第一次见到彪民本人。“你好,我是彪民。”这是我听到他说的第一句话。不是在自我介绍的时候,而是在和店员打招呼。听到熟悉的声音时,心跳漏了一拍。没想到见到本人了。转过头,一个穿着黑色night字样的恤衫,配搭黑色西装挺拔的男子就站在我的斜旁边。“咦?怎么这么瘦?”我脑子里的第一个想法。然后,暗爽,转头。“好紧张哦,看到真人耶!”

不管书上还是面子书上照片,都让我觉得——彪民很壮。可是看到本人,才恍然大悟啊。原来是个俏皮书生样。3点,彪民开始滔滔不绝的讲到4点,除了播放影片的时候。大概是单肩包太重了,站得有点腰痛。可是又不好意思坐到那么前面。于是,这妙趣的演讲,因为不自在而有点不专心的听到4点。

终于,签书开始了。

因为腰痛而稍微有点扭扭捏捏的走到彪民前面。本来想谢谢彪民,然后说:“故事内容给了我很多领悟,这是一份美妙的礼物。”可是还是很紧张,于是什么话也说不出来。

“你叫什么名字?”

我指着白纸上的“薇”字,然后边说写下至死不渝的“渝”。

“今天来了好多都是‘鱼’哦。”

“都是从水里来的。”依然用紧张的阴声细气回答。

然后,看着彪民在书上写下:薇渝,自在!彪民。3/11/2012。

拍照、握手后,彪民温馨提醒记得拿明信片。于是抽了一张梅花后面看似一座庄重教堂的明信片,就离开了。

 
照片拍摄:Hitto

“伤害你的人,总比爱你的人多。爱你的人,总比伤害你的人重要。小小上”。明信片的背面印着如此的字样。然后看了看编号,0304。心想:要是0604,对我会更有意思。好吧,不过没关系,不是不三不四就好了。哈哈。

于是,今天过了一个稍微有一点不平凡的星期六。

“祝福你的今天比昨天快乐。Night听族,晚安。”彪民的厚实嗓音在空气中传来。这是每次节目结束前的祝福语。

感悟是你给的,领悟是自己的。迷失自我的地图,要用勇敢的双手,自己创造。

3/11/2012
李渝 笔

褐色信封里的。书

我想和你分享一个真实故事,一个发生在我身上的故事。

8/10/2012 Night听小故事录音请按此链接:
http://www.myaudiocast.com/pmwang/episode/22606/

那天回到公司,在平时公司会为自己留文件的蓝色文件盒里,看见一个褐色的信封。上面用秀气的文字写着《988 DJ 彪民收》,看一看邮票上的印鉴,是槟城寄来的。握在手里是厚实的,信封鼓鼓的,看来里头该是包了书本。我其实很担心听众将我的书寄来让我为他们签名,我担心过程里有邮件失踪,又担心过程里书本损坏。

我将之拆开,里头有一本我的书《今晚最Night听》,用一个透明塑料袋裹得紧紧的。看来是怕万一邮件碰水了,而弄怀书本。还有一个和书同样大小的回邮信封,和一封信。

那是写在一张考试答卷纸上的文字:

“彪民,

你好,我的儿子是吴征浩,15岁,是你的忠实听众。

他每逢周一到四都有听你的节目。上个月在KL的书市,他有要求我买你的书给他,

不过我们在槟城,无法下KL,而你的书在上个星期才能到槟城的书店买到。

今天,我终于买到了。

10月7日四征浩的生日。我要把你的书送给他,你可以在书里签名吗?

他一定会很高兴, PMR考试在10月9日,希望这本书能带给他一些信心。

谢谢你,彪民,

祝你安康!

玉萍  15/9/2012”

我看到的,是一个很努力的母亲。很努力在让孩子在生活里快乐,让孩子在生活里找到信心。我看着看着,眼眶红了一整圈。这只是一本简单的书,不贵重,不华丽。这是一个很简单的广播节目,只是说这我相信的,我感受到的。这一封信所代表的,却是一个母亲的爱。一本简单的小故事合集书,一个小小的广播节目,能给大家温暖,不是节目做得多久、多大、多红… 而是因为聆听的人用心体会。

我坐下来,为他们写了两封短信:

“征浩,

生日快乐!虽然今年生日后,就必须面对会考,但我相信,

只要你用心努力备考,你会渡(度)过很愉快的会考期!

你妈妈特别要我为你签名。感谢你妈妈给了我这个机会为你加油。

妈妈很爱你,请你要记得,要疼妈妈,爱妈妈。

自爱,就是对她最好的回报。

加油!祝:会考顺利!

彪民

7/10/2012″

第二封信,我这样写:

“玉萍,(我误将“萍”看成“萃”)

谢谢你的来件。收到的当下,我非常感动。

这看来小小的动作,实际上含有了好多好多爱。

征浩拥有你作为妈妈,实在有福气。

也请你永远保有这简单却真挚的爱,让它成为你生活的能量。

无论遇上什么,这就是你的能量。

祝:自在、快乐!

彪民

24/9/12”

我将签了名的书本,用塑料袋裹紧。想用挂号邮件寄出,却担忧万一地址在邮差送抵时无人签收,而造成麻烦和困扰。想用快递传送,却担忧快递公司对于将住宅区的范围不熟悉….

第二天一早,我将要寄出的邮件,紧紧在在怀里拥抱了一下。把自己所有的温暖,传递到邮包里。然后我发现,玉萃在回邮信封上所贴的邮票,比她寄来的邮件多贴了60分。我知道,她一定也担忧,这份爱会在传递中失踪。看了一看邮件,除了回邮地址,没有电话号码,没有其他直接的联络方式。我唯有将邮件投进邮箱里。

我将它投入邮箱里,轻轻的说:爱,是不会失踪的。不会的。

手放了,听到邮件坠入若空的邮箱里,发出轻微的触碰声。一种温暖的声音。

10月2日,我在电台的简讯系统里看到这么一则简讯:

“彪民,书本已经收到,谢谢你!感恩!玉萍”

秋月写的。序:回家一盏灯

推出这本书,在出版社的建议下决定找一些朋友为我写序。秋月是节目第一个“分开奋斗,共同努力”的伙伴。她对节目、对生活的认真与热忱,是《今晚最Night听》最原始的节目精神主轴。有时候我想,努力让这个节目发光,也是努力让这个我欣赏、珍惜的朋友、伙伴、战友的精神发光的方式。即使她现在不在前线,Nigth听却因为起步有她、精神里有她的存在,而温暖。

我找秋月写序,为《今晚最Night听》的开始,做一个文字记录,烙一个永恒的印。谢谢你,秋月。:)

~~~~~~~~~~~~~~

 

 

 

出书。为什么?

到底为什么要出书?其实对我个人来说,这是一个很奇特的时刻。《今晚最Night听》7月的节目新口号“一天的结束就是另一天的开始”,说的不只是每一天的结束,也是我个人的心情。

是的,我的确很少在节目里说我自己的事情。因为对我来说,广播节目是你们的。我说的事情该让你们有共鸣。我什么时候生气什么时候快乐其实和大家没什么关系;公众议题就另当别论。然而当我觉得我有些感悟或许也能够让大家有所思索的时候,我就会包装成节目里的一部分。

我写的《Night听小故事》就是这样产生的。有些朋友看了那些故事,会问那些是不是我的真实故事。我总是说“情节是虚构的,感悟是真实的。” 这种回答一般换来的又会是一脸疑惑。因为如果你把故事都当成言情小说来看,我想你的疑惑也很实在。

我一度犹豫要不要将每一个故事背后的联想与意义在书里一字一句写清楚。后来由于不想它被摆放在书店里的激励书栏上而打消了念头。于是还是选择了用一句感悟、配上适当的照片在适当的页面出现。恩。我想,到最后这本书卖的是一种氛围。而这个氛围是要由你发现的。

因为自己发现的事情,总比别人告诉你的道理深刻。

这本书,其实老早就可以发了。之前随2V1G专辑附送的《night听笔记本》算是一个蛮成功的试验品。我平均每个月都有3个原创小故事,要结集成书一点都不难。只是,一旦节目有更动,这本书就会有很不一样的意义。我一直hold住正式将之出版的计划,是因为这两年里对于节目的存亡我总是莫名其妙不明就里的意会到许多不确定因素。直到今年,那些我尝试说服自己是因为自己多心而意会到的不确定因素,看来终于会成为确定因素。于是我下了一个决心——这书铁定要推出了。若然是一个结束,它就是过去三年的纪念。若然是另一个开始,它同时会是掀开另一个序幕的纪念。

当我把书的样本拿去给出版社,我抱持的是挑战自己的精神。其实我若将牙关咬得更紧一点,也可以自资印刷出版甚至发行的。只是我是一个贱骨头。我几乎每做一件事都必须将自己折磨得不成人形,为的就是想试验、学习和体验。我要体验一个大型出版社如何动用并运作其出版肌肉去出版一本我写的书。虽然现在才处于出版的初期阶段,我看到、学到、体验到、了解到的东西,让我受惠很多。我很庆幸我做了这个决定。

书出版了。那天Luke在直播室交班给我,将这书拿在手中说:“看了好想哭。” 不因为故事感人,而是他知道一本书的诞生,尤其是对于我(们)这种想法多多的人来说,是何等难得的事。真是性情中人。

只是,我自己虽然也很兴奋,却没有那种想哭的感动。因为,这只是一个开始。这本书是我接下来一年里想做的事情的其中一环。它是一个好的开始…. 但是我的步伐依旧不稳建。我还要更努力。我还要试验的事情,还想体验的感受,会一波接一波的发生着。

还有一个原因是我这两年终于真正的买了相机拍我想拍的照片,然后相片的精神和我说的故事的精神原来非常吻合。想抓一抓假扮摄影人的痒处。一石二鸟在40之前全都干掉它。就干了。


我期望书不要卖得太烂。我希望这本书对于出版社来说不会是一本必须用烹饪书的销量来补贴的计划。虽然我已经选择了最经济实惠的尺寸,但它毕竟是一本接近200页的全彩书,而且基于我一些让出版社懊恼的坚持,以本地市场的一般销量来说,要回本其实很不容易。我唯有不要脸的竭尽所能努力推销。书名叫《今晚最Night听》,门市售价 RM28。两个星期后在全国各地的大众书局都找得到。目前在KLCC的海外华文书市以20%的优惠折扣出售。我会在20/8(星期一)中午12点在当地办一场分享/签名会。希望能够刺激一下,多卖几本书。

本来只想写几个字。结果写了一大堆。就是个唠叨的老人家。

Night听笔记 电子书版:共8册

在线阅读,请点击:

Night听笔记 电子书版 第八册

Night听笔记 电子书版 第七册

Night听笔记 电子书版 第六册

Night听笔记 电子书版 第五册

Night听笔记 电子书版 第四册

 

Night听笔记 电子书版 第三册

Night听笔记 电子书版 第二冊

Night听笔记 电子书版 第一冊

若想下载收藏,请right click;按save as即可。

之前配合我的电台节目《今晚最Night听》 弄了一本小书,随2V1G的专辑附送。2000本很快断市,很多Night听族都说找不到了。于是决定让大家下载ebook作为补偿。想了很多方式让,最后决定在自己的部落格最方便。

200页的Night听笔记将分为8册供下载。页面排序和实体书有差,但是内容相同。会陆续上载并通过我的fb网公告。欢迎大家传发,可是请不要翻印出版然后卖钱。(虽然不觉得会有翻版价值但是还是要例常说一说的。)